
张毅:给年轻人机会,让他们在实战中成长很重要
中垣建设 2020-05-05
▲中天·吾乡营销中心H01岛鸟瞰,摄于2020年4月16日人才是企业的竞争之本、强企之基、活力之源,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的核心竞争力,一直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作为初创企业,中垣建设集团始终致力于打造专业、高效的人才团队,坚持“让真正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有回报。”
在建筑业,每一次站在烈日尘灰下与钢筋混泥土打交道的经验都不会白费,每一次不舍昼夜拼搏追赶的进度都不会徒劳。从建筑学徒到技术担当,从纯技术到兼管理,每一位踏实工作的建筑人背后,都有着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成长历程。
本周,我们来遇见工程技术管理中心机电部副经理张毅,了解这位语速快、思维敏捷“技术咖”的成长路,以及他对人才选择的标准。
张毅
工程技术管理中心机电部副经理
全面负责集团业务板块施工项目机电工程相关管理工作
拥有18年机电工作经验
Q:集团全新的工程技术管理中心将对中垣旗下所有工程项目进行运营管控和技术指导,机电部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技术担当,成立的初衷是什么?
A:如果每个项目部都单独设置机电部是不合适的,从投资角度来看,机电专业各项成本约占项目总投资的12-15%左右,增加集团管理成本的同时造成资源浪费;从人员编制来看,容易使得项目机构臃肿,人员冗余。而从集团维度成立机电部,可以在事前统一思想、标准,整合统筹资源,过程中加强监督、检查,事后分析、总结,促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返工,不浪费,以达到节支增效的目的。Q:你的工作内容主要分为哪几部分?哪些对你而言最具挑战?
A:首先是部门架构搭建和完善部门管理制度建设。其次是配合甲方完成机电工程二次深化,审查项目部施工组织设计机电工程部分,项目部机电材料、机电设备规格、型号及参数的审核。第三是服务、监督各项目部机电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各项指标。第四是与其他职能部门协同。比如为成本管理中心招采部提供技术咨询、定制类采购把关、设备采购招标控制等协同。下一步即将启动的工作:制定机电工程劳务分包指导价、复核项目部机电0#工程材料、设备台账,设备技术指标、参与项目部成本核算,并分析总结,提出改进优化措施。对我而言,目前比较有挑战性的是管理部分。对常年从事技术岗位的我来说,管理方面需要学习的东西仍较多。但既然在岗一天,就要做好这个岗位的事情。想到的就去做,不懂就去学,不够的就去补齐,人生一直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工作中的张毅,电话一直响个不停Q:入行18年,一直在和机电打交道,你对这项工作的感受是什么?
A:首先机电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如包含智能化、园林照明、中央空调、强电、弱电、建筑泛光等专业,同步配合和协同其他专业,所以对机电类管理人员要求的知识面会比较广。其次是机电材料涉及的种类多样。撇开主材不谈,仅辅材就有上千种,比如一颗螺栓就可以从长度、大小等规格型号列举出很多类别。再次是需要对前沿的技术有足够的了解。机电产品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要不断学习现阶段最新的产品和工艺,将成熟的产品和工艺应用到工程中,才能为工程建设提质增效。最后是对建筑的工序流程要非常了解,因为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机电贯穿于项目全过程,到了什么时间节点该做什么事情都是有要求的,因此除了机电自身的知识之外,还需对土建等其他专业和工序流程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Q:请给我们介绍下中天·吾乡营销中心H01岛的情况?在这个项目,你主要负责什么工作?
A:H01岛是新中式四合院风格的建筑,分为北区和南区,即将面世的是北区,北区分地下和地上两大部分,作为吾乡项目的楼盘销售、样板间展示和相关办公场所使用,预计在今年7月中旬建成交付。这是目前我们集团公司非常重要的项目,基本上我每天会有一半的时间在H01岛施工现场。这个项目涉及机电类的工作主要包含智能化、建筑泛光、园林照明、地暖、消防、室外工程涉及污水管网等等。我主要负责机电工作的工序、样板、图纸,对整体质量和进度进行纠偏,以及处理技术上的疑难杂症。
▲中天·吾乡营销中心H01岛北区效果图
▲中天·吾乡营销中心H01岛北区实景图,摄于2020年4月16日Q:面对繁忙的工作,你最好的解压方式是什么?
A:中天·吾乡B13组团项目部附近有一条偏坡隧道,我住在观山湖区,所以每次开车上下班都会经过那条隧道。很神奇的是,一经过隧道来上班,还没完成的方案,没有执行到位的工作就会接踵而来,而我一旦经过隧道回家就能从工作模式自动切换到家庭模式。好多人都羡慕我这样的解压方式。自我调节很关键,不能工作的同时想着休息,休息的同时想着工作,这样反而两者都做不好,导致压力更大。
▲中天·吾乡湖景一角实景图,摄于2020年4月16日Q:回首18年的职业生涯,哪件事情让你至今印象深刻?
A: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极其幸运的人,一路走来总能遇到很多贵人,可以在我人生某个阶段给我纠偏,拉我一把。学生时代陆续遇到几位尊敬的老师。学生时代的我比较贪玩,基本属于放养长大,特别是初中时遇到一位只要看到我学习不在状态,就不厌其烦地督促我看书的老师,让我开始正视学习这件事;另一位老师则能够看得到我的进步,给我学习的信心,并且会主动给我补课,帮我把弱势科目的成绩提升上来;还有一位上专业课的老师,经常给我谈心,老师的专业素质极强,我的问题在他那里总能得到解决,发自内心地崇拜他。工作以后也遇到很多人生导师。有领我入门的师傅,不仅教会我学习方法,更在我迷茫的时候指引我方向,令我感激至今;有能交心的知心朋友,他们的待人处事、思维方式和做事格局都独具一格,每次和他们在一起聊天我都能有所收获;有公司领导,他们言必行、行必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中仍能关系下属的生活小事,在工作上会给予下属极大的空间和信任,让我感觉到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就不会有后顾之忧,这让我能毫无顾虑的投入到工作中去。Q:作为建筑人,你最欣赏的特质是什么?
A:最欣赏的是人品。人生格言是堂堂正正做人,本本分分做事。在我看来人无完人,所以有缺点正常,能力和专业度不够也可以培养,但能真正沉下心来踏实做事最为关键。在岗位一天,就要把岗位赋予的职责认真做好,不满足于浅尝辄止,下功夫把工作做“透”,一门心思把自己的业务做好,这是我最欣赏的。工作中不怕犯错但要心细,因为做的事情多了,犯错的几率就会增大。我更关注的是改正错误的态度是否是积极的,如果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那这个错误也是学习的过程,如果患得患失就不能把工作做好、做实。
Q:你的红线是什么?
A:我的红线很简单,首先是对所有合作伙伴都坚持阳光合作,杜绝“吃拿卡要”,一旦发现“零容忍”,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其次是必须要诚实,绝不允许欺上瞒下。要让我了解到事情的真实状况,毕竟办法总比困难多,有问题我们就解决问题。
后记
初识张毅,是在工程技术人员的面试现场,作为面试官之一的他具有施工方、甲方、监理等各类工作经验,除了机电本身,预结算、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等各方面也能侃侃而谈。语速极快,稍晃神就容易跟不上他的思维节奏,仅抛出几个问题就能对应聘者实力了然于心。
但随着采访的深入,才发现他的关键词不仅是“专业”,更是“不够”——知识面不够丰富,专业度不够高。用他的话来说,是“误打误撞”就学了给排水专业,从而进了建筑的大门。但既然入行了,因为“不够”,就会往深学。工作后每月收入的10%用于提升自己,这个习惯基本已坚持10年,因为想拓宽自己的视野,又去读涉及面广的土木工程专业提升自己。
走得越远,越觉得自己渺小;圈子越广,越觉得自己单薄;书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正是因为在书本和实践中对工程技术了解的不断深入,和对机电未知领域的敬畏,才会认为自己所学仍远远“不够”。采访间隙电话不断,步履不停,忙碌的工作节奏让他下阶段捧起书本的计划暂时搁置,对此,他开玩笑说:“时间是我的敌人,而我却想做时间的朋友。”